打印

[离任作者] 【情遗东门——我和一个小姐的故事】第六十章 水性杨花

0
看到楼主的更新心里十分激动。近几日很细致地完整阅读了到现在为止的“东门”连载。心中有一份感动。本想去评论区开一个帖子写一篇长篇大论的评论来着,可是还是决定来回复了。这样楼主看着会直接一些吧。当然啦,就像郭德纲说的,作者的作品摆在那,而读者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什么收获那是读者自己的事,并不代表作者的什么观点和意见。我写这些文字的主题,大约就是看文章很感动,表达一些感激和对作者的支持鼓励。至于可能会有点冗长,一次写不完,就下次更新时继续回帖好了。

我看“东门”一直觉得有一种“飘飘缈缈”的感觉。当然了,刚开始我也是带着YY的心来对待这本书。可是后来我发现我自己的态度也严肃了起来。这种缥缈有些是让人感觉有些实质性的东西让人无法抓住也无法捉摸,还有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哀伤感和不安感。

说到这,我就真的很想说,作者的文字真的很显露出一种“渡边淳一气质”。我不是有意拿作者和谁对比,也无心说作者模仿,可是心里就自然而然生出了这种感觉。不过渡边氏的作品多为第三人称,从技术上讲,给人物的心理描写创造了很好的基础。而本文是第一人称,自然只有在主人公察觉到什么的时候,才会隐约显露出一些端倪。这种特质也造就了作者和渡边氏最为明显的一个不同。因为渡边氏可以很直接地写人物的心理,也就可以比较细腻地来描摹人,这样其视角就是从人物来开社会,可说是以“人情”写“世情”;而作者刚好相反,从“事情”来解析“人情”,主人公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之上,体察着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说道了“渡边淳一气质”,我一直想发个帖子,说下关于文章走势的张力问题,就是情节推进的内在动力问题。可是后来我觉得作者是以“纪实”态度来创作的,所以很贴近现实,生硬地强加些情节的推动力,就做作了。于是暂时就作罢了。不过我有种感觉,就是本文的收势似乎会有些悲凉,哀伤。就好像[化身]和[失乐园]一样。而且文章之副题为“和一个小姐”,那么我估计主人公后来和另一个小姐过上幸福生活似乎不是本文的范围了。这个小姐的终结,难道会是本文的结局?

呵呵荒唐发言,楼主莫怪,朋友们也莫怪。最后学一下楼主好了:

(长篇回复,未完待续)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oshilaogong 金币 +30 欢迎点评!兄可去评论区发文! 2010-7-6 14:40

TOP

0

回复 3楼 的帖子

非常感谢楼主的注意和关心。您的笔记我也粘贴了。呵呵。

我本人的主要方向,其实是俄罗斯语言文学。其实我除了对“批判现实主义”啊,“黄金时代”啊,“白银时代”啊,“车杜别”啊这些土得掉渣的东西有点发言权以外,其他的都是“瞎咧咧”。尤其是整个欧洲的文学比较研究,我们这方面一直就满落后的。

不过我的下一篇回复可能就要和您交流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问题。也期待着您的大作不断前进啦。

这里就提一个我在文中很喜欢的人物大学生L,不管他有没有现实的原型,反正是写出了很多人内心的原型,起码是我内心的。我有点私心,就是希望在以后的某个章节再见L。请楼主大人别“剧透”,保留我们的这个期待好了。呵呵。

最后就说两句刚看完这一章的感觉。就是“好难过”“好虚无”啊!呵呵。不过我是个简单粗暴的人,阿娇的去留我跟本不在意……唉!还是承认了吧,楼主大人,“情牵人心”这一手,您真的作到了。看你的文章,我老是有点“看进去”,好苦恼啊!哈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哈哈,天涯兄。如我自己所说,正在写长篇大论的“东门”评论。而昨天我正好写到一点关于结局的内容。既然您征集了。我就粘贴一下好了。过阵子,写完了我会去评论区发个比较有整体感的文章。

故事嘛!总要有点高潮才好的。有的时候,在创作上甚至是整个作品,只为了一个事先构思好的设计。爱伦·坡有一篇谈写作的文章里说,作者应该在写作之前先构想好自己要达到的艺术效果,然后再构思怎么达到这个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看见爱伦·坡的小说或者是诗歌,往往是只为了最后一句话,设计复杂的情节。

当然啦,这不是艺术创作的铁律。不过我前一阵子就有点心思,老猜测“东门”最终的一种艺术效果是什么。也可以是故事的高潮吧。而具体到“我”和阿娇的身上,该是两人的归宿。

其实文章写得苦一点没什么。金庸的小说都是这个套路,开始的时候主人公土了吧唧,中间是历尽艰辛,但是这结尾很重要,多是修成正果。当然啦,开放式的结局也是有的。不过这种归属感,会让人安心一点。就像[神雕侠侣],虽然中间两个主人公分分合合,不过还是能让人看到希望,因为爱情的主题始终没有真正断绝。而且在那个情境之中,即使没有爱情,还有大义。杨过即使没有了小龙女,去搞个抗元斗争,也让人觉得不错。为什么?有归属。所以看到了近乎绝望的十六年之约的时候,也没有读者说忍不了了什么的。

我曾想和天涯兄建议一下来着(呵呵!自以为是,不自量力了。莫怪)。好歹给他们俩设计个归宿吧。这样看起来不会太压抑。而读者也不会太多地抱怨两位主人公的故事让人纠结了。哪怕是个悲剧得不行的结局呢。暗示出来,层层铺垫,最后大家接受的时候也不会太郁闷。其实这种想法也许是作为读者的执拗,因为作者有自己的方向。而读者往往会更执著于自己喜欢的方向。所以我看大家的回复里,写了很多“阿娇从良”的话题。

而且从技术上来说,有了归宿这个东西,那么文章的动力和发展方向会很明确。悬念也更好设置一点。这样作者也轻松一些。

就好像前面一直喊“硕鼠,硕鼠”,如果后面没有“乐土”作为人的精神归宿或者现实理想的话,势必让人觉得残酷。有希望,什么都好说。没希望,惨呐。

不过如我开头所说,我觉得“东门”越来越写实。于是也觉得那就干脆残酷一点,现实一点好了。也给自己打打气,suck it up。

这感觉就像[午夜凶铃]小说里的一句话:“你觉得未来不确定,那你就不生活了吗?”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还是比较中意“东门”一直以来的残酷感觉。我觉
得开放式的结局或者是哀伤的结局是比较合乎现在“东门”的走势的。如果在
比较短的篇幅里改变整个故事的走势,那就需要一个石破天惊的悬念,很有可
能破坏几十章以来创造的和谐感和平衡感。

那么综上所述一下:

“阿娇从良”,是众望所归,但是技术难度很大,需要各重大转机。很有可能
会出现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而……”呵呵,玩
笑了。

“情归小倩”,还是众望所归,故事似乎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顺便说一句,
阿娇小倩两人,“我”必须面对“东隅”“桑榆”的选择,两个都收编几乎是
不可能了。所以怎么说都是比较哀伤的一个结局。

开放式结局,也是可能的。而且从感觉上满符合文章的风格。主要处理“我”的心理感受。比如时过境迁之后,“我”又与阿娇重逢,多年前的感觉涌上心头,却也无法上前相认之类的。而且这种结局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为续集和同人作品留个扣子。

现实性结局,也可以说是没结果的结果。应该是最伤感的结局了吧。“我”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孤独,和感情的荒芜。“情遗东门”,也许该在这个“遗”字上作作文章。“遗”字可作遗失解,也可作遗留,也可做遗忘等等。也是个重情感不重情节的结尾。但似乎是最符合文章立意的。

还可以有个无厘头结局,“我”突然发了大财,到某个小国去当土皇帝,收编了阿娇,阿媚,阿娟,小倩……[金鳞岂是池中物]了……呵呵。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15:10